本篇文章作者:冼鏡光shene@acm.org
原文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msgexcel.asp?id=B04&msgid=24435&posit=1&excel=0&sort=1
------------------------------------------------------------------------------------------

*** 以下取自我書中的一節,供同好參考 ***

Nikon在1984年推出的FA中加上了評估式(evaluative)測光系統:AMP (Automatic Multi-Pattern),這是第一個實際上市的多區域評估測光系統,此後各家類似的測光方式就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應市。Nikon的做法是以畫面的對比做縱座標、畫面的亮度做橫座標,為對比與亮度的層次賦於一個計算EV的方式;正因為曝光參數是由兩個值(對比與亮度)決定,Nikon把這種測光方式叫做矩陣式,後來又加上到被攝體的距離做第三個參數,就變成為3D矩陣測光了。

在AMP系統中把畫面分成五個區域測光(下圖),中間一個、週圍四個。AMP系統有六組測光元件,在週圍的區域各一,但中間的區域卻有兩個,一個測左半部、另一個測右半部,兩者的合成就是中央區域的測光。AMP系統的測光步驟如下:第一,刪除特別亮與特別暗的區域,不讓它們參與計算全畫面EV的手續;第二,從各區域的EV找最大(亦即最亮)、最小(亦即最暗)、平均值、與對比(最大EV與最小EV的差額);第三,找出與中央區域的EV差別大過1(有足夠的對比)的區域;第四,依各區域與它隣近區域的EV分成20種情況,每一種都賦於一個計算全畫面EV的方式,再由此得出對應的f值與快門速度。

這四個步驟中只有第一步與第四步需要做進一步的說明。先說第一步。Nikon的工程師認為大過16 EV(以ISO 100為準,下同此)就太亮,所以就刪除大過16 EV的區域;作業方式是這樣的:若大過16 EV的區域只有一個或兩個,就刪掉它們(亦即不參與計算全畫面EV的手續);但若超過兩個區域,它們的測光就改成16 EV。因此,太亮的區域對測光的影晌就降低了。反過來,如果很暗的區域(比如小於等於4 EV)只有一個或兩個,就刪掉它們:如果還有第三個,它的EV就定成畫面的最低亮度;若有第四個或第五個暗區域,就不理會它們。所以,若畫面中有很暗的地方,AMP系統只會記住一個區域,並且把它的EV視為畫面中最暗的所在。於是,經過這道手續之後,畫面的最亮、最暗、對比等資訊(第二步)就可以算出來了。

AMP的第四步是很複雜的,但觀念卻很簡單(見下表)。這需要一張5列5行的表(亦即一個55矩陣),在縱的方向以對比增加,第一列是非常低對比、第二列是低對比等等、第五列是非常高的對比;在橫方向則是自左而右以亮度遞降,第一行有最高亮度(亦即最大的EV)、第二行次之等等、第五行的亮度最低。每一列與每一行的交界記錄了一個從各個區域的EV計算全畫面EV的方式。在下表中,我們用C表示計算全畫面的EV時中央區域比重高一些(中央加權平均),H表示計算全畫面的EV時亮的區域比重高一些(高亮度加權平均),L表示計算全畫面的EV時暗的區域比重高一些(低亮度加權平均),M表示計算全畫面的EV時所有區域一視同仁(一般的平均數算法);請注意,被刪除的區域是不參與計算平均數的。

這些C、H、L與M是如何得來的呢?Nikon的工程師依畫面的對比與亮度分成20類,並且為每一類找出最好的計算全畫面的EV方式(C、H、L或M之一),這就是廣告詞中「收集、分析並且儲存數以萬計照片」的意義。這20類是以畫面亮度從高到底區分的,上表中的數字就是分類號碼。

這20類中的第一組是畫面中有非常亮的區域(或許包含了太陽或極強光源)的情形,在上表中是第一行的第1到第4類。第1類是超過兩個區域的EV都太高,第2類是刪除了兩個區域但對比不很高,第3類是對比很高,第4類是只刪除了一個區域但對比不很高;這四類中前三者用一般的平均測光(亦即M),但第4類用低亮度加權平均(亦即L)。道理是這樣的,在第2類中刪除了兩個高亮度的區域,於是只用剩下來的三個對比較低的區域的平均就有助於把它們的亮度提高;在高對比的第3類(太陽可能在畫面中)用平均測光則可以提昇暗部(通常是主被攝體)在畫面中的亮度;如果只刪除了一個區域,而且對比也不很高(第4類),於是就應該提昇暗部的亮度,所以在計算全畫面的EV時也用低亮度加權平均(L)。

第二組包含了沒有特別亮區域的第5類到第8類(見上表的第二行)。如果畫面的對比很低(第5類),用中央加權平均(C)就行了,因為各區域的EV都差不多;第6類是那些中與低對比的場合,用的是低亮度加權的平均(L)來提高暗部的亮度;第7類是有高對比的場合(比如背光),所以也應該用低亮度加權的平均(L)來提高暗部的亮度;第8類是第6類的特例,中央區域亮而週邊比較暗,但對比並不很高,所以用一般平均(M)就足以應付,不必用低亮度加權的平均(L)來提高暗部的亮度。

第三組是一般戶外的場合、不太亮但也不暗;這是常見的場合,而且各區域對比的分佈方式還相當有變化,所以這一組包含了八類(9到16)。如果對比非常低,各區域的EV沒多大變化,所以用中央加權平均(C)就行了,這是第5類。第9到第12類的要點就在於中央區與週圍對比的差異。先考慮中央區,如果畫面對比很低但中央區比較亮,於是中央區很可能就是主被攝體所在,因此用高亮度加權平均(H)來強調亮的部份,要不然暗的部份就會使亮的部份曝光過度,這是第9類。但是,若在低對比時中央區域卻不十分明亮,主被攝體的亮度顯然不夠高(可能在陰影中),所以得用低亮度加權平均(L)來提高主被攝體在畫面中的亮度,這是第11類。如果畫面對比非常高,但中央區域的EV卻低過某個值,這表示很可能是在背光下拍攝,所以得用低亮度加權平均(L)來提高主被攝體的亮度,這是第12類。如果畫面是低對比,但中央區域上方的兩個區域卻很暗,這表示主被攝體可能中央,因此用高亮度加權平均(H)來加強比較高亮度的主被攝體,這是第10類。除此之外的第13到16類都用一般平均測光(M)處理,因為這些類型在低反差之下沒有特別值得強調的地方。

第四組的亮度就更暗了,包含了落日、晨昏與、室內拍攝等場合,它包含了第17到19類。首先,如果畫面的對比非常低,用中央加權平均(C)就夠用,這是第5類;在其它(對比)情況下就用一般平均測光(M),因為在低亮度場合似乎沒有明顯的主被攝體需要靠低亮度加權平均(L)來加強。最後,只有在背光(第12類)的情況下,才需要使用低亮度加權平均(L)。

第五組是夜間的低亮度,這是第20類,不論對比如何,全部都用低亮度加權平均(L)來提高暗部的亮度。

------------------------------------------------------------------------------------------
本篇文章作者:冼鏡光shene@acm.org
原文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msgexcel.asp?id=B04&msgid=24435&posit=1&excel=0&sort=1


看完觀感:看起來就很複雜的東西#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dsky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